節能小撇步-西曬牆的隔熱

 In Uncategorized

台灣建置了大量的太陽能發電後,用電最吃緊的時刻,反而變成下午七點前後的用電 “次尖峰”。下午七點,民眾下班,煮飯、看電視等等,本來就是民生最電量大的時刻。但是從用電曲線來看,“溫度”仍然是決定次尖峰用電的一大因素(可以至懂能源blog查看2021年10月份前後兩週的用電變化,溫度一下降,下午七點的用電也大幅下降)。

台電網站公布的省電小撇步中,西曬牆的隔熱,算是一個被公認非常有效的省電方法

本次就來實測牆面溫度。

2021年9月24日與25日,這兩天台灣中部的氣溫差異不大,皆為高溫晴朗的天氣。挑選了一個面向西南的房間,簡單在外牆做了 “竹簾”以及 “長形木製盆栽”的遮蔽。下午七點實際用紅外線測溫槍測試。非西曬的牆面溫度都是30度;9/24西曬牆面下午七點仍然高達35度。可以看到,9/25放上“竹簾”以及 “長形木製盆栽”之後,西曬牆的溫度在下午七點降至33度。

西曬 省電 實測

一般來說,建築的節能,目標節能40-50%(參考台灣即將上路的建築能效分級)應該算是合理的範圍。所謂建築節能,有效率的方式應該還是要回歸到建築法規融入節能。例如在水泥牆增加隔絕層,來達到真正的‘被動’節能。以台灣的天氣來說,處理了西曬牆,建築節能就會大耀進。不但能夠抑制白晝尖峰用電,也能夠下降晚間的次尖峰用電。

Recent Posts